律所动态 | 浈阳律所法治文化苑焕新升级

2025-07-02 09:08上一篇 |下一篇

 

 

回溯千年法治文脉   丰富“文化兴所”内涵
 
浈阳律所法治文化苑焕新升级

     2025年5月15日,经过近三个月的筹备,广东浈阳律师事务所对浈阳法治(党建)文化苑完成全面升级,在原先设置法治名言、律界名人、中国律师制度简史、法治故事栏目基础上,新增法律碑刻、经典判词、“周秦汉唐”三大主题展区,汲取千年法治历史智慧,为律所发展注入文化基因,打造法治文化新地标。
 


 
 

 


        浈阳法治文化苑新增“法律碑刻”专栏,有《北宋碑刻〈劝慎刑文并箴〉》《北宋京兆府小学规》《南宋学田案公文碑》等珍贵法律碑刻。其中,《南宋学田案公文碑》以八份公文、两份判词立体呈现案件全貌,三通碑石上的翔实记载,生动展现了中华法系“行政与司法合一”的独特治理智慧;《北宋京兆府小学规》“中国最早小学学规”映证了宋代兴办教育因材施教的教学方针;《北宋碑刻〈劝慎刑文并箴〉》则体现了中国“慎刑”法制思想

 




 

 

“周秦汉唐”专栏西周《刖人守门》青铜器,映证了成语“屦贱踊贵”劝慎刑 、“缇萦救父”废肉刑的法律故事;《侯马盟书》见证春秋诸侯结盟“合作合同”并再现了金戈铁马的岁月;战国《商鞅方升》度量器,见证秦朝“商鞅变法”至“一统天下” 历史;秦代《睡虎地秦简》呈现中国最早最完整的“法史宝库”; 西汉《四时月令诏条》壁书,直观展示中国古代最完整的“环境保护法”;西汉《劳边使者过界中费》,讲述中国最早公务接待“AA制”记录故事;西汉《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》,生动再现了中国最早“通缉令”搜捕女犯的扣人心弦故事;唐代敦煌《放妻书》最美离婚诗“一别两宽、各生欢喜”呈现了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; 《唐律疏议》讲述唐代诗圣“李白”吟诵千古名句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背后的法律故事。 

 


   
 

“经典判词”专栏:唐朝科举“‘一案三判’:词藻优美华丽,讲究对仗用典”,生动呈现古代法治文化的博大精深;南宋“法医鼻祖”宋慈除了创作《洗冤录》名垂青史,其任职“大宋提刑官”,更是一名“判词高手”,秉公执法,对重犯“编管英德府”,其判词还侧面反映了南宋英德的政治经济

 

作为“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”,浈阳律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创新。新增展区以“法”字蕴涵公平正义思想、孔子“无讼”思想、西周青铜器《曶鼎》“司法官调解”、《何尊》铭文“中国”两字首次出现、《唐律疏议》编纂等法治历史故事为脉络,回溯勾勒中华法系发展轨迹,汲取古代“德法兼治”法治智慧,强化党员律师“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”的使命担当,让党建阵地与法治文化交融共生,成为开展法治主题教育的鲜活课堂。
 

 

 
 
 
 
 

浈阳法治文化苑  

 

     浈阳律所党支部书记、主任张豫林表示,浈阳法治(党建)文化苑创办于2023年12月,呈现的法治文化内涵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。此次丰富升级浈阳法治文化苑,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,更是法治文明的时空对话。浈阳律所将坚持“文化兴所”,以法治文化苑等为载体,构建“历史—现实—未来”法治文化传承链,让千年法治智慧浸润每一项法律服务,让法律服务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,让每一次咨询、每一份文书、每一项服务都承载法治的温度与厚度,为法治广东建设贡献专业力量。

 

 
END

 

 

排版:谭晓欢

供稿:谭晓欢

责任编辑:周红平

审核:张豫林